用愛讓流浪動物有家可歸
只因看見蜷縮在樹叢中,無家可歸的流浪狗,心中感到不捨,顏理事長杏娟便決定給牠們一個安全的家。自此,開啟了她餵養、收容流浪狗之路,成立了社團法人台灣愛狗人協會,致力於動物保護。她傾盡畢生積蓄設立了流浪動物收容所,提供免費認養,並號召職工與志工,推廣「領養代替購買、結紮代替撲殺」的理念。近年來,更與學校合作推動生命教育,強調不任意棄養寵物才是解決流浪動物問題的關鍵。
事蹟介紹:
- 園區現況:收養近800隻流浪動物,包括流浪狗、流浪貓等,致力於為流浪動物提供安全和照顧。
- 建立協會:社團法人台灣愛狗人協會於民國98年5月18日成立,旨在照護動物、關懷生命、減少流浪動物及爭取動物權利。協會僅有10餘名成員,雖人力與經費有限,但依然持續不懈地照護流浪動物,並與動物保護處密切合作。
- 宣傳與教育:顏杏娟理事長積極前往各單位舉辦講座,宣傳協會的宗旨,推廣「尊重生命、愛護動物」的理念。
- 校園合作:推動SDGs優質教育,從校園扎根生命教育,顏杏娟理事長擔任輔英科技大學的指導老師,推動「尊重生命、愛護動物」的觀念,並與各級學校合作,到各校演講,讓友善動物的理念從校園擴展到家庭。
- 收養成果:協會在111年內成功收養了1,017隻流浪貓狗,對於流浪動物救助議題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推廣植入晶片:台灣愛狗人協會積極推廣植入晶片,推動生命教育,並關注相關立法,要求主管機關確實執法。
服務項目:
- 理念倡導:強調「毛小孩是家人,家人不買不賣」的理念,倡導愛護動物、領養代替購買的觀念。
- 免費認養:台灣愛狗人協會定期提供免費認養與免費結紮活動,為流浪動物找到家,用愛終止流浪,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流浪動物保護行動。
- 專屬化的篩選條件,嚴格篩選領養人:除了基本條件如成年、有經濟能力、飼養環境外,還會進一步評估領養人的飼養方式、同住家人的工作狀況,以及觀察領養人與流浪動物的互動狀況。沒有制式的評估標準,而是考量動物的個性,並提醒領養人不要僅依靠外觀來做決定。即使判斷失誤導致不送養,也不願將動物送養給不合適的領養人。所有送養的狗會植入晶片、接種狂犬病疫苗,並依照政府規定進行送養。
- 生命教育:與各級學校合作,為青年學子們進行講座,讓愛護「尊重生命、愛護動物」的觀念,從校園擴展到家庭。
- 未來規劃於屏東建置流浪動物永續園區
- 寵物禮儀:
- 專車接送:365天專人服務,收到委託後準時到達現場接送。
- 遺體火化:園區提供優質的火化場地,安排寵物個別火化儀式。
- 追思專區:飼主可於園區設置的追思專區,隨時前來懷念寵物。
- 園區樹葬:飼主可將寵物骨灰安置於園區內的樹木底下土壤。
- 寵物長照
- 治療:提供專業治療服務,確保寵物得到適切的治療和照顧。
- 復健:為寵物提供物理治療和行動輔助,幫助恢復活動能力。
- 飲食管理:量身訂製飲食管理方案,包括飲食需求和定期體重監測。
- 寵物禮儀:
服務理念:
以照護動物、關懷生命、減少流浪動物及爭取動物權利為宗旨。
顏杏娟理事長秉持著將心比心的理念,不僅給流浪狗一個棲身的空間,還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,讓流浪狗可以曬太陽、快樂地生活。雖然這增加了人員的工作量,每日需要長時間走動清掃環境,甚至要在烈日下工作,但台灣愛狗人協會一直堅持多方面照護且關懷流浪動物。
收容不是解決流浪動物的方法,而是飼主飼養寵物的觀念是否正確,每位飼主應落實寵物植入晶片與結紮,更重要的是不任意棄養寵物才是解決流浪動物的關鍵。社團法人台灣愛狗人協會,不僅愛狗,更愛所有動物,尊重生命,生命平等,倡導萬物共生。這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 的保育陸域生態理念一致,致力於打造友善動物的永續環境。

圖:顏杏娟理事長照顧流浪動物生命園區的狗狗。
參考資料:
社團法人台灣愛狗人協會:http://www.dogslover.org.tw/
社團法人台灣愛狗人協會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wdogslover/